【不假辞色什么意思】“不假辞色”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态度冷淡、严厉,甚至带有责备或不满的情绪。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说话时不带任何温和的语气,也不给对方好脸色看。
一、
“不假辞色”字面意思是“不借助言辞和脸色”,即在表达态度时既不使用柔和的语言,也不表现出宽容的表情。它多用于形容人对他人态度强硬、冷漠,尤其是在批评或指责时表现得非常严厉。
该成语常出现在正式或书面语中,用来描述某人对待他人时缺乏耐心或同情心,显得过于严肃或冷酷。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不假辞色 |
拼音 | bù jiǎ cí sè |
含义 | 不用温和的言辞,也不给好脸色,形容态度严厉、冷漠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言不假辞色,其行不循轨度。”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态度严厉、不讲情面 |
近义词 | 冷言冷语、怒目而视、疾言厉色 |
反义词 | 和颜悦色、和风细雨、温声细语 |
示例 | 老师对他不假辞色,让他立刻改正错误。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职场中:领导对员工犯错时,可能不假辞色地指出问题。
- 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有时会不假辞色地批评。
- 学校中:老师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可能会不假辞色地处理。
四、注意事项
“不假辞色”虽然表达了严厉的态度,但在实际沟通中应适度使用,避免因过于生硬而影响人际关系。在不同场合中,语气和表情的运用同样重要,不能只靠语言来传达情绪。
如需更具体的语境分析或例句扩展,可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