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破铜烂铁】“破铜烂铁”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破旧的铜和铁”,常用来形容毫无价值、没有用处的东西。这个成语多用于贬义,强调事物的陈旧、无用或低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它来形容一些过时、无效或质量差的事物。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使用场景 |
破铜 | 指已经损坏、失去使用价值的铜制品 | 形容无用之物 |
烂铁 | 指生锈、破损的铁器 | 常用于比喻低劣或无价值的事物 |
成语整体 | 比喻毫无价值、不值得重视的事物 | 多用于批评、讽刺或描述无用之物 |
二、出处与演变
“破铜烂铁”最早出现在古代民间俗语中,后来逐渐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词汇中。其来源可能与古代金属器物的使用有关,因铜铁在古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一旦损坏便被视为废品。因此,“破铜烂铁”也反映了当时对资源浪费的警惕和对实用价值的重视。
三、常见用法
1. 形容物品
- 例句:这些旧机器早已成了“破铜烂铁”,根本无法再使用。
2. 比喻人或事物
- 例句:他提出的方案简直是“破铜烂铁”,毫无参考价值。
3. 表达轻视态度
- 例句:不要把那些“破铜烂铁”当回事,它们根本不值一提。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废铜烂铁、无用之物、废物、垃圾 |
反义词 | 珍宝、珍品、有用之物、有价值的东西 |
五、使用注意事项
- “破铜烂铁”属于贬义词,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或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冒犯。
- 在文学或口语中使用时,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不宜过度滥用。
六、总结
“破铜烂铁”是一个形象生动、含义明确的成语,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它不仅表达了对无用之物的否定,也体现了汉语文化中对实用价值的重视。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