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县神州出处于哪里】“赤县神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汇,常用于形容中国或中华大地。这一词语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身国家的认同与自豪感。本文将从出处、含义及文化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相关信息。
一、出处
“赤县神州”最早见于中国古代文献《史记·货殖列传》。该书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其中提到:“夫山西饶材、竹、谷、蚕、漆、丝、麻……此所谓‘赤县’也。”这里的“赤县”指的是中原地区,而“神州”则是指中国大地。后来,“赤县神州”逐渐被合用,成为对中国的一种尊称。
此外,在东汉时期的《后汉书》中也有类似表述,如“赤县神州,万邦仰望”,进一步巩固了这一词汇的文化地位。
二、含义
- 赤县:原指中原地区,因土地颜色偏红,故称“赤县”。
- 神州:意为“神明之州”,是古代对中国的美称,象征着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
两者结合,“赤县神州”常用来代指中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三、文化意义
“赤县神州”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寄托。在诗词、文章、历史记载中频繁出现,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在《古风》中写道:“长剑倚天外,赤县神州。”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情感。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赤县神州出处于哪里 |
出处 | 《史记·货殖列传》、《后汉书》等古代文献 |
含义 | “赤县”指中原地区,“神州”为中国大地,合称中国 |
文化意义 | 表达对祖国的敬仰与热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
常见使用 | 诗词、历史记载、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 |
综上所述,“赤县神州”源自古代文献,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词汇之一。通过了解其出处与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