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廉鲜耻是什么意思】“寡廉鲜耻”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廉耻心,不知羞耻,行为不端。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道德低下、没有底线的人。
“寡廉鲜耻”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寡廉鲜耻,而好利。”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礼仪和廉耻之心,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后来,“寡廉鲜耻”被用来形容人道德败坏,毫无羞耻之心,行为卑劣。
该成语多用于贬义,强调一个人的品德问题,尤其在面对利益时,不顾廉耻、不择手段。
表格展示:
词语 | 寡廉鲜耻 |
拼音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出处 | 《史记·货殖列传》 |
含义 | 缺乏廉耻心,不知羞耻 |
用法 | 贬义词,用于批评道德低下者 |
近义词 | 无耻之徒、不知羞耻 |
反义词 | 品德高尚、知书达理 |
造句示例 | 他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真是寡廉鲜耻。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道德败坏、行为不端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寡廉鲜耻”的含义、出处及使用方式。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做人做事时,应坚守道德底线,保持廉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