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日以待出处于哪里】一、
“计日以待”这一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句为:“计日以待,虽有小人,亦可与共事。”意思是按日计算等待,表示对某事的期待和耐心。而“出处”则是指该词语最早出现的文献或典籍。
在实际使用中,“计日以待”常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情充满期待,认为很快就会发生。它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精确计算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计日以待”的出处及相关信息,以下表格将详细列出其来源、含义及用法。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计日以待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原文 | “计日以待,虽有小人,亦可与共事。” |
含义 | 按日计算等待,表示对某事的期待和耐心,多用于表达对未来事件的乐观预期。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达对某事即将发生的期待或信心。 |
近义词 | 望眼欲穿、翘首以盼、拭目以待 |
反义词 | 等待无期、遥遥无期、迟迟不来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描述对某个结果的期待,如项目完成、考试结果等。 |
三、结语
“计日以待”作为古代文献中的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重视,也展现了他们面对未来时的积极心态。在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较强的表达力,适用于多种正式或半正式的场合。了解其出处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运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