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而去之什么意思】“委而去之”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城墙高大、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但最终还是放弃城池逃跑,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一、
“委而去之”字面意思是“抛弃而逃走”,常用来形容在战争或竞争中,虽然拥有一定的优势(如地势、资源等),但由于缺乏人心支持或内部不团结,最终选择放弃并撤退。这个成语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即团队协作、民心所向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它不仅用于军事领域,在现代管理、商业竞争、团队合作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提醒人们注重内部凝聚力与人心向背。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委而去之 |
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下》 |
字面意思 | 抛弃而逃走 |
引申含义 | 因内部不和或缺乏支持而放弃已有的优势 |
使用场景 | 军事、管理、竞争、团队合作等 |
核心思想 | 强调“人和”比“地利”更重要 |
现代应用 | 提醒重视团队协作与人心向背 |
类似成语 | 众叛亲离、孤军奋战、失道寡助 |
三、延伸理解
“委而去之”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现实中的警示。无论是在古代战争中,还是在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中,如果一个团队或国家只依赖外在条件(如资源、技术、地理优势),却忽视了内部团结和群众基础,最终可能会像“委而去之”一样,失去原本的优势。
因此,“委而去之”不仅是对失败者的描述,更是对成功者的提醒:真正的胜利,来自于人心的凝聚与共识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