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中依次出现的地点】《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创作的一首著名诗作,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中提到了多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这些地点不仅见证了红军的英勇征程,也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标志。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我们可以将诗中提到的地点按顺序进行整理,并结合其历史意义进行简要说明。
一、
《七律·长征》全诗共八句,每句包含一个地名或地理特征,反映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主要路线和关键战役。这些地点分布在今天的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地,体现了红军从江西出发,经过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甘肃等省份,最终到达陕北的壮阔历程。
通过梳理这些地点,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长征的基本路线,还能更深入地体会红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坚定信念与顽强意志。
二、表格展示
序号 | 诗句内容 | 地点名称 | 地理位置(今) | 简要说明 |
1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五岭 | 江西、湖南交界 | 五岭山脉,红军长征途中第一道天然屏障 |
2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乌蒙山 | 贵州、云南交界 | 乌蒙山地区,红军曾在此展开激烈战斗 |
3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金沙江 | 四川、云南交界 | 红军巧渡金沙江,摆脱敌军追击 |
4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大渡河 | 四川西部 | 飞夺泸定桥,红军突破天险 |
5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岷山 | 四川、甘肃交界 | 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大雪山,象征胜利在望 |
6 | 三军过后尽开颜 | — | — | 指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陕北 |
三、结语
《七律·长征》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浓缩的革命史诗。诗中提到的每一个地点,都是红军长征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血与泪。通过了解这些地点,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中的坚韧与不屈。
在今天,这些地方已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