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登记表怎么写】在大学期间,社会实践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记录和总结社会实践的过程与成果,很多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填写“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登记表”。那么,这份表格到底应该怎么填写呢?下面将从和表格示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登记表的
1. 基本信息部分
包括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班级等基本信息,用于确认参与者的身份。
2. 实践时间与地点
需要明确填写社会实践的起止时间(如:2024年7月1日—2024年7月15日)以及具体的实践单位或地点(如:XX社区服务中心、XX公司等)。
3. 实践主题与目的
简要说明此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什么,例如“关爱留守儿童”“环保宣传”等,并写出参加本次实践的主要目的,如“了解基层工作流程”“提高沟通能力”等。
4. 实践内容与过程
这一部分需要详细描述自己在实践中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参与的活动、承担的任务、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等。例如:“协助组织社区义诊活动,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和信息登记”。
5. 收获与体会
总结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可以包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个人能力的提升、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方面。
6. 指导老师评价
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简要评价,通常包括工作态度、完成情况、综合表现等内容。
7. 实践单位意见
实践单位负责人根据学生在实践期间的表现填写意见,如“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8. 附件材料
有些学校还要求附上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实践单位出具的证明、照片、心得体会等。
二、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登记表(示例)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张三 |
学号 | 2021010101 |
所在院系 | 文学院 |
专业 | 汉语言文学 |
班级 | 2021级1班 |
实践时间 | 2024年7月1日—2024年7月15日 |
实践地点 | XX市XX社区服务中心 |
实践主题 | 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 |
实践目的 | 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锻炼沟通与组织能力 |
实践内容 | 参与社区老人日常照料,协助开展健康讲座,组织文艺演出活动 |
实践过程 | 每天上午到社区报到,参与清洁卫生、陪聊、送餐等工作;每周组织一次主题活动,如书法教学、唱歌比赛等 |
收获与体会 | 通过实践深刻体会到老年人的孤独与需求,增强了同理心和责任感,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 |
指导老师评价 | 同学态度认真,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出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
实践单位意见 | 学生工作积极主动,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 |
附件材料 | 社区证明、活动照片、心得体会 |
三、注意事项
- 真实准确:填写内容应真实反映实际情况,避免夸大或虚构。
- 条理清晰: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分点列出,便于阅读和审核。
- 字数适中:一般控制在500字左右,重点突出,不冗长。
- 格式规范:按照学校提供的模板填写,注意排版整齐美观。
通过合理填写“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登记表”,不仅可以系统地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还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积累宝贵的素材。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对待每一次社会实践,从中收获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