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顾左右而言他文言文翻译】《王顾左右而言他》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与齐宣王对话中的一段经典内容。这段话生动地描绘了齐宣王在面对道德责任时的回避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孟子善于引导、以理服人的辩论风格。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原文 | 翻译 |
王顾左右而言他 | 齐宣王环顾四周,把话题转移到别处去了。 |
或谓孟子曰:“吾王不果于仁义矣。” | 有人对孟子说:“我们的君王并不真正实行仁义。” |
孟子曰:“是犹或使民,不使民之无其心也。” | 孟子说:“这就像让百姓去做事,却不让他们有做这件事的心思。” |
“夫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 “仁是人心,义是人生的正道。放弃正道而不走,丢弃本心而不去寻找,真是可悲啊!” |
二、内容解析
“王顾左右而言他”这句话,表面上看是齐宣王在对话中转移话题,但实际上反映了他的内心矛盾和对仁政的回避。孟子通过这个场景,批评了齐宣王没有真正践行仁义之道,只是表面应付,缺乏内心的认同与行动。
孟子强调“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生应走的正道,如果一个人放弃了这些,就等于失去了做人的根本。这种观点不仅适用于古代君主,对现代人也有深刻的启示: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有原则。
三、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下》 |
作者 | 孟子(战国思想家) |
核心思想 | 批评齐宣王不践行仁义,强调仁义是人之本心 |
关键语句 | “王顾左右而言他”、“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 |
现代意义 | 强调做人要有良知,行事要有原则,不可逃避责任 |
四、结语
“王顾左右而言他”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片段,更是一种对人性与道德选择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责任与道德时,不应逃避,而应勇于承担。孟子的智慧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