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学识问答 >

拔地而起意思及其造句

2025-09-02 17:02:03

问题描述:

拔地而起意思及其造句,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2 17:02:03

拔地而起意思及其造句】“拔地而起”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建筑物或事物迅速、高耸地出现。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广泛用于描写高楼大厦、山峰、桥梁等从地面突然升起的景象。

一、成语解释

词语 拔地而起
拼音 bá dì ér qǐ
含义 形容建筑物或事物从地面迅速、高高地升起,多用于描述建筑或自然景观。
出处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民皆有志节,不为权势所屈,虽死不悔。故能拔地而起,雄视四方。”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描写建筑、山峦、城市景观时使用较多。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词语
近义词 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突兀而起
反义词 倒塌、沉降、平缓

三、造句示例

句子 解释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描述城市中新建的高层建筑快速崛起。
黄山的奇峰拔地而起,令人惊叹不已。 描写自然景观中山峰高耸的景象。
这座跨海大桥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表达桥梁从地面开始建造并最终建成的过程。
在废墟上,一所新学校拔地而起。 表示在旧址上重建的建筑物。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描述建筑物、山体、桥梁等具有高度和体积的事物。

2. 语气色彩:多为褒义,表达一种壮观、宏伟的感觉。

3. 搭配习惯:常与“高楼”、“山峰”、“桥梁”等名词搭配使用。

五、总结

“拔地而起”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成语,适用于多种场景,尤其是描写建筑或自然景观的崛起过程。通过合理的造句,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写作中适当运用此成语,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