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意思解释】“不可一世”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自视甚高、骄傲自满,认为自己在世上无人能及。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那些缺乏自知之明、过分自信甚至狂妄自大的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不可一世 |
拼音 | bù kě yī shì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可得而定也。曰:‘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后世引申为“不可一世”的用法) |
释义 | 形容人极其自负,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
用法 | 多作谓语、定语,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 |
近义词 | 自命不凡、目中无人、傲慢自大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虚怀若谷、自惭形秽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他人 | 他总是不可一世,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
描述人物性格 | 这位老板做事不可一世,团队成员都感到压抑。 |
历史评价 | 项羽不可一世,最终却兵败垓下,令人唏嘘。 |
三、注意事项
- 语气强烈:该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冒犯他人。
- 适用对象:适用于描述人或群体的自大、自负行为,不适合用于褒义场合。
- 搭配建议:可与“态度”、“行为”、“作风”等词语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四、总结
“不可一世”是一个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极度自负、看不起他人。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合理运用此成语可以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但需注意语气和场合,避免产生误解或不必要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