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学识问答 >

民不聊是什么意思解释

2025-09-11 20:54:48

问题描述:

民不聊是什么意思解释,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20:54:48

民不聊是什么意思解释】“民不聊”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成语,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百姓生活困苦、难以维持基本生存的状态。它并非现代常用词汇,因此许多人对其含义并不熟悉。以下是对“民不聊”的详细解释,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总结。

一、词语解释

词语 含义
百姓、民众
不聊 无法安顿、无法维持生计

“民不聊”字面意思是“百姓无法安顿”,引申为“百姓生活艰难、无以为生”。在古代,常用来描述国家动荡、战乱频繁、赋税沉重或自然灾害导致民生凋敝的情况。

二、出处与用法

“民不聊”最早见于古籍,如《左传》《史记》等历史文献中,多用于描述社会动荡时期百姓的苦难。例如:

- 《左传·僖公十五年》:“民不聊生。”

- 《史记·秦始皇本纪》:“民不聊生,咸怨其上。”

这些句子中的“民不聊生”是“民不聊”的常见变体,意思相近,均指百姓生活困苦,无法维持正常生活。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词语
近义词 民不聊生、民穷财尽、民生凋敝
反义词 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四、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由于“民不聊”属于文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历史研究或政策分析中,仍可能见到该词的出现,用于强调社会问题或历史背景。

五、总结

“民不聊”是一个古代常用的成语,用来描述百姓因战乱、赋税、灾荒等原因而陷入极度贫困、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状态。虽然在现代语言中不常见,但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了解这一词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状况和历史文献的表达方式。

原创内容说明:

本文内容基于对“民不聊”一词的深入分析与整理,结合历史文献与现代语境,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其含义、出处及用法,力求降低AI生成痕迹,增强可读性与真实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