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涕泗滂沱是什么意思】“涕泗滂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极度悲伤、痛哭流涕的情景。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表达深切的情感。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涕 | 泪水 |
泗 | 鼻涕 |
滂沱 | 形容水流大而急的样子,比喻眼泪和鼻涕同时大量流出 |
整体意思:指眼泪和鼻涕一起大量地流出来,形容人极度悲伤、哭泣不止的状态。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涕泗滂沱”,但这一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哀痛之情。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尤其是文学、历史、情感类文章中,表示强烈的悲痛情绪。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哭天抢地、泪如雨下、悲痛欲绝 |
反义词 | 喜笑颜开、心平气和、无动于衷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文学作品 | 他听到噩耗后,涕泗滂沱,久久不能自已。 |
纪念活动 | 在追悼会上,家属涕泗滂沱,场面令人动容。 |
影视台词 | “母亲临终前紧紧握住我的手,我却无力挽回,涕泗滂沱,悔恨不已。” |
五、总结
“涕泗滂沱”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悲伤时流泪和流鼻涕的情景。它不仅表达了悲伤的情绪,也体现了情感的强烈和真实。在写作中使用该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涕泗滂沱”虽为文言词汇,但在现代汉语中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表达深沉情感时,是不可多得的优秀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