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侯与虞人期猎翻译】一、
《魏侯与虞人期猎》是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魏国的君主魏侯与管理山林的虞人约定打猎,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按时赴约,最终导致虞人失望而离去。这个故事通过简短的情节,揭示了“守信”在人际关系和政治治理中的重要性。
故事中,魏侯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却未能遵守与虞人的约定,表现出对承诺的轻视。而虞人虽身份低微,却坚持原则,不愿接受不守信的人。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诚信的重视,也提醒人们无论身份高低,都应以诚待人、信守诺言。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魏侯与虞人期猎 | 魏侯与管理山林的虞人约定一起打猎 |
曰:“吾欲猎。” | 说:“我想去打猎。” |
虞人曰:“诺。” | 虞人说:“好的。” |
于是明日,魏侯与左右出猎 | 第二天,魏侯带着随从去打猎 |
未至山,遇雨 | 没到山里,就遇到了下雨 |
还,曰:“今日雨,不能猎。” | 回来后说:“今天下雨,不能打猎。” |
虞人曰:“吾未见君之面,安得为约?” | 虞人说:“我没见到您的面,怎么能算有约定呢?” |
魏侯曰:“吾已与汝约矣。” | 魏侯说:“我已经和你约好了。” |
虞人曰:“吾闻古之贤君,不以天下大器而轻与人;今君以一言之约,而弃之,其可乎?” | 虞人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不会因为天下大事而轻易许诺别人;如今您因为一句话的约定就违背,这可以吗?” |
魏侯惭,遂与之俱往 | 魏侯感到羞愧,于是和他一起去打猎 |
三、总结分析
本则寓言通过魏侯与虞人之间的对话,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诚信是立身之本,更是治国之基。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君王,若不守信用,也会失去臣民的信任与尊重。
此外,故事中虞人的表现也体现出一种人格尊严与原则意识。他并不因为对方身份尊贵而一味顺从,而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体现了古代士人阶层的价值观。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这一故事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注重信誉;
- 承诺不是儿戏,一旦做出,就要尽力履行;
- 尊重他人,不论地位高低,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与支持。
结语
《魏侯与虞人期猎》虽篇幅短小,却寓意深远。它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的诚信与失信,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