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全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侠客行》。这首诗以豪迈奔放的语言描绘了古代侠客的英勇气概与自由不羁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对侠义精神的推崇和向往。
一、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描写英雄人物和游侠题材上尤为突出。《侠客行》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诗歌内容概述
《侠客行》全文如下:
>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 眼角眉间气,可以横绝四海,啸咤风云。
> 愿得燕太子,使作秦王囚。
>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侠客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正义和英雄气概的赞美。
三、核心诗句解析
句子 | 解析 |
十步杀一人 | 形容侠客武艺高强,出手迅速,杀人于无形之中。 |
千里不留行 | 表示侠客行事果断,不留痕迹,行踪飘忽不定。 |
事了拂衣去 | 说明侠客完成任务后,潇洒离去,不求回报。 |
深藏身与名 | 强调侠客不图功名,隐姓埋名,淡泊名利。 |
四、诗歌主题总结
《侠客行》通过对侠客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勇敢、忠诚、无畏、不慕荣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歌名称 | 《侠客行》 |
作者 | 李白 |
出处 | 唐代 |
核心句子 |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主题 | 武侠精神、英雄气概、淡泊名利 |
语言风格 | 豪放激昂,气势磅礴 |
思想内涵 | 对自由、正义、侠义的赞美 |
诗歌影响 | 成为后世武侠文学的重要灵感来源 |
六、结语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不仅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侠义精神的崇尚,也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这首诗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