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双壁是哪两个】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史学著作中,有两部作品因其卓越的历史价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远的影响而被后人并称为“史学双壁”。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历史文献中的瑰宝。
一、
“史学双壁”通常指的是《史记》与《资治通鉴》。这两部书分别由西汉的司马迁和北宋的司马光所编撰,虽然成书时间相隔千年,但它们在史学上的地位和贡献却极为相似。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中国正史编纂的先河,其内容涵盖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不仅记录了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还注重人物刻画和历史评价,具有极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资治通鉴》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以时间为主线,按年记载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强调“以史为鉴”的理念,旨在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其结构严谨、史料详实,被誉为“历代治乱之鉴”。
两者虽体例不同,但都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因此被后世尊为“史学双壁”。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史记》 | 《资治通鉴》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 | 司马光(北宋) |
成书时间 | 西汉时期(约公元前104年—前91年) | 北宋时期(约1067年—1084年) |
体例 | 纪传体通史 | 编年体通史 |
内容范围 |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 | 上起战国,下至五代 |
特点 | 注重人物刻画,文学性强 | 强调历史借鉴,结构严谨 |
影响 | 开创正史编纂先河 | 被誉为“历代治乱之鉴” |
地位 | 中国第一部正史 |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
综上所述,“史学双壁”不仅是对《史记》与《资治通鉴》历史地位的高度概括,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历史记忆的重要基石,至今仍对研究历史、了解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