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遁鸣高的意思是什么】“肥遁鸣高”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周易·遁卦》:“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后世引申为一种避世隐居、洁身自好的行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在乱世或官场中不愿同流合污、选择退隐山林、保持清白节操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肥遁 | 指隐居避世,远离尘嚣;“肥”有富足之意,比喻生活安逸、无忧无虑地退隐。 |
鸣高 | 表示声名显赫、志向高远;“鸣”指发声、扬名,“高”表示高尚的志向。 |
整体含义:
“肥遁鸣高”原指隐士安于隐居生活,同时保持高洁的名声和志向。后多用于赞美那些不慕荣华、坚守气节、选择退隐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二、出处与演变
出处 | 解释 |
《周易·遁卦》 |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强调君子应远离小人,保持自身尊严。 |
后世文人引用 | 如陶渊明、苏轼等文人常以“肥遁鸣高”自喻,表达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场景 | 例句 |
文学作品 | “他虽才华横溢,却甘愿肥遁鸣高,终日隐居山林。” |
历史评价 |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已肥遁鸣高,实乃一代贤者。” |
现代语境 | “他在职场受挫后选择肥遁鸣高,专心经营自己的小生意。”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避世隐居、洁身自好、退隐江湖 |
反义词 | 追名逐利、趋炎附势、阿谀奉承 |
五、总结
“肥遁鸣高”是一个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成语,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既能在乱世中保持独立,又能以高洁的品行赢得尊重。它不仅是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也对现代人面对诱惑与压力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在当今社会,虽然“肥遁鸣高”不再常见,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坚守与自我修养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