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不发的意思】“引而不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原意是指弓拉满但不立即发射,比喻人有才能却不轻易显露,或在关键时刻才出手,掌握主动权。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保持克制、冷静,不急于行动,而是等待最佳时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引而不发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字面意思 | 拉弓但不射出箭,比喻蓄势待发 |
引申义 | 有才能而不轻举妄动,善于把握时机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沉稳、有策略、不轻易暴露实力 |
二、含义总结
“引而不发”强调的是一种战略性的等待与控制。它不仅指物理上的动作(如拉弓不放箭),更象征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克制。这种态度常见于领导者、智者或高手,在面对复杂局势时,选择不立刻采取行动,而是观察形势、积累力量,以便在最合适的时机做出决定。
三、使用示例
1. 职场中:一位经理在团队遇到困难时,并没有立刻介入,而是先观察情况,等到时机成熟再出手解决。
2.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在比赛前保持冷静,不提前暴露战术,等到关键时刻再发力。
3. 谈判桌上:一方在谈判中不急于表态,而是通过沉默和观察来掌握主动权。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引而不发”的关系 |
蓄势待发 | 储备力量,等待时机 | 相似,都强调准备与时机 |
静观其变 | 观察情况变化 | 类似,但更侧重被动等待 |
未雨绸缪 | 提前做好准备 | 更强调预防性准备 |
知进知退 | 明白何时前进,何时后退 | 更强调灵活应对 |
五、总结
“引而不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不要急躁冒进,而应学会审时度势、冷静应对。无论是个人成长、企业管理还是人际交往,“引而不发”的精神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局面,实现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