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的意思是什么】“目不窥园”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专心致志、勤奋学习,甚至到了连窗外的风景都不愿意看的地步。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原意是说董仲舒为了读书,三年都没有到花园中去看过一眼,后来便用来比喻人潜心苦读、专心致志。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目不窥园 |
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 |
原意 | 董仲舒三年不入花园,专心读书 |
现代含义 | 形容人专心致志、勤奋学习,不被外界干扰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美他人刻苦学习、专注研究的精神 |
情感色彩 | 褒义 |
二、详细解释
“目不窥园”中的“目”指眼睛,“窥”是偷看、偷偷看的意思,“园”指的是花园或外面的景色。整个成语的意思是:眼睛从不偷看花园里的景色,即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学习或工作中,对外界的一切都无暇顾及。
这个成语最早用来形容董仲舒在求学期间非常专注,甚至三年没有走出书房,更不用说去看花园了。后世用此来形容一个人学习非常刻苦,精神高度集中,不被外界干扰。
三、使用示例
1. 他从小立志成才,目不窥园地钻研学问,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
2. 在备考期间,她几乎目不窥园,每天只顾着看书和做题。
3. 这位科学家一生目不窥园,只为探索真理。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孜孜不倦、废寝忘食、专心致志 |
反义词 | 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分心走神 |
五、总结
“目不窥园”是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追求,也表达了对专注精神的推崇。在现代,它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保持专注和毅力,不被外界干扰,真正做到“一心一意”。